top of page

拆解招聘廣告(二):深入解析招聘陷阱與應對策略

Updated: Mar 14



招聘廣告信息量參差不齊,透過解讀職責排序、語言暗示及學歷影響,提升求職效率,找到更匹配的機會!
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探討了部分招聘廣告的常見問題,這次我們將進一步分析其他容易被忽略的細節,幫助你在求職過程中更加游刃有餘。  



 3. 職能要求的重點與詳盡性  


如何解讀 Job Description (JD) 的內容層次?  

在招聘廣告中,職責與要求通常以重點條列方式呈現,而其排列順序與詳細程度反映了用人單位的重視程度:  

- 首位條列的職責或要求:通常是公司最看重的核心能力。如果頭幾項與你的技能或經驗無法匹配,可以考慮跳過,因為即使成功應徵,也可能無法勝任或適應工作。  

- 越詳細的內容:多數是日常需要處理的固定任務,這表明公司對該職位的期望值很高。如果描述過於模糊,則需要進一步確認職責範圍。  


應對策略:  

仔細對照自己的能力與經驗,若核心要求完全無法達標,建議把時間花在更匹配的機會上。  


---


 4. 當 JD 簡略模糊時怎麼辦?  


如果一則招聘廣告過於簡略,僅有幾行文字,且描述十分模糊,可能有以下原因:  


A) 人事部門隨便了事  

公司規模較小,或者 HR 流程不成熟,招聘描述草草了事。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該崗位沒價值,有時可能仍有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。  

- 風險:招聘與內部管理流程可能混亂,需慎重考量是否能接受這樣的環境。  


B) 聘請部門隨意為之  

招聘部門可能只為應付人事流程,甚至純粹為了填補 Head Count(人數指標)。這種情況下,職位穩定性可能較低。  

- 風險:可能存在較大的踩雷機率,例如「冗員」或內部問題導致高流失率。  


C) 廣告本身的真實性存疑  

部分廣告可能根本不是為了真心招聘,而是為了廣告曝光、資料收集或完成程序。  

- 應對方法:針對簡略 JD,可以直接聯繫招聘方了解更多細節,避免浪費時間。  


---


 5. 學歷的影響有多大?  


學歷在招聘中有時扮演入場券的角色,但其實除了專業領域,大多數職位更看重經驗與能力:  

- 初級職位:學歷只是一個參考,對於入門職位,只要能表現出你的熱情與潛力,並不難獲得面試機會。  

- 有經驗的職位:隨著經歷積累,工作成果和軟技能的重要性遠超學歷背景。  

- MBA 等進修要求:招聘中提到的「related discipline」或「MBA is preferred」,通常只是一個附加條件,真正的競爭力仍取決於你的實際能力與過往成績。  


---


 6. 廣告語言的暗示  


從招聘廣告的語言中,可以看出公司的用人需求與工作環境:  

- 語言匹配度:過去常見的情況是,招聘廣告以什麼語言撰寫,求職者就應以相同語言提交履歷。  

- 中英混用的情況:若廣告主要用英文書寫,但要求「Native Mandarin Speaker」,這表明公司可能更加注重普通話溝通能力,但這類崗位多與內地市場或人脈(GuanXi)相關,未必是香港求職者的最佳選擇。  


---


結語:精準解讀招聘信息,提升求職效率  


招聘廣告是用人單位的重要窗口,但其中的信息量參差不齊。作為求職者,我們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,從職責排序、語言暗示到公司背景,全面解讀招聘需求。  


文章如履歷,太長難消化,下次,我們將繼續探討其他招聘廣告中的潛在「陷阱」與有效的應對技巧,敬請期待!


bottom of page